丽枫晨诚 发表于 2024-10-30 06:08:58

“纽约是徐娘半老,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

“纽约是徐娘半老,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
  
  阅读要点:
   “美国人很简单”
  美国的人际关系
  禁酒令、博彩业、色情业
   “其实,美国没什么可好玩儿的”
   “纽约是徐娘半老,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
   苍蝇是从哪里飞来的?
  1、“美国人很简单”
  都说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,但这主要是指私家车。除少数城市和地区外,火车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并不发达。所以,到美国自助游,最好的方式是租车自驾。
  从没有在国外开过车,突然要在世界第一汽车大国长途自驾,脑海里顿时浮现一连串问号:中国驾照能不能使用?交通规则有什么不同?车况路况怎样?怎样保障行车安全?
  尽管做了长时间准备,还是有许多担心,心里充满焦虑。第一关是租车。网上有帖子说,租车手续很简单,就像到商店买商品一样。可还是担心,特别是我们英语水平太差,在无法与人有效沟通的情况下,能不能顺利租到车,真得打个问号。
  在国内,先从网上预订了赫兹公司的车。到了旧金山,为保万无一失,事先踩点,观察了租车公司的位置,模拟与业务员进行对话,打腹稿在心中反复默念。到了预定的提车时间,忐忑不安地走进租车公司。
  没想到,事情办得很顺利。当日值班的2名营业员中,有一位40多岁的华裔美国妇女,她十几岁从广东台山移民到美国,会讲广东话、普通话、英语。当然,她用中文给我们介绍了租车流程。
  后来才知道,可能是租车的中国人日渐增多,也可能是旧金山的华人多,这里的租车公司,雇用了不少会讲中文的员工。
  办好租车手续后,我们问华裔女业务员:在美国开车,需要注意什么问题。她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说:“没问题,我去北京旅游,不敢自己开车。在美国没问题,美国人很简单”。
  轻描淡写一句话,却在我们心里留下深深印记,一路上都在想:“美国人很简单”是什么意思,这与开车有什么关系?一个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、又在一家著名租车公司工作的华裔美国人,却不敢在北京开车,这又是为什么?
  从大蒂顿国家公园到黄石国家公园那段路上,遇到了修路,双向车道变成了单行道,汽车排成长龙。
  山区天黑得早,虽是下午四点多,天色已暗,不由得心里起急,害怕天黑以后找不到合适的旅馆。其实超车很容易:车龙一侧还有很大空间,足以容纳三辆车并排行驶。心想,为什么没人超车呢?只要有一辆车超车做榜样,我们马上跟进。
  令人失望的是,没有一辆车往前挤,也没有一辆车插队加塞儿。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公路上,没有警察,只有一位修路工人,举着一个两面分别写着slow、stop的红色牌子,轮流单向放行。长长的车龙,就那么缓慢而有序地爬行。虽然感觉车速很慢,实际通过这段路程,并没用太长时间。
  
  
  有一次,在40号州际高速公路亚利桑拿州段,因沙尘暴引起车祸导致了十几个小时的大塞车,我们夹在车流中间动弹不得。双向车道中间隔离带是略微凹陷、宽约20米的草地,从技术上说完全可以驶入草地进行超车或朝反向调头,却没有一辆车那样做。那天堵车十几个小时,一直到深夜才到达驻地。
  记得有一年从八达岭长城回北京,在康庄段遇到大塞车,司机们见空就钻,结果挤成了大疙瘩,谁也走不了。当地村民突然发现了财路,帮司机有偿引路绕行,结果村子里的大道小路也都挤满了车,一直从白天堵到夜里。
  在美国、加拿大开了52天车,行程近2万公里,再回到北京的环线上,明显感到有点儿不适应了,说不上是哪股劲儿不对。北京环线上开车,经常见有的车来回变线、窜来窜去,也未见快了多少。在美国,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,但总体上要少得多。
  简单的美国人因遵守交规而提高了道路的整体通行率;聪明的中国人把过多心机使在了钻空子上,反而降低了道路的整体通过率。我国的汽车产销率已达世界第一,但在发展汽车文化、培育良好的开车道德方面,还差得很远。
  2、美国的人际关系
  有人说,美国人的性格像大男孩,没那么圆滑、世故,没有很深的城府。
  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,我们与二个在麦当劳餐厅做暑期工的中国大学生小刘和小梁聊天,谈起在美国工作的经历,感受最深的是人际关系与国内有很大不同。小刘木讷老实,干活卖力气;小梁生性活泼,擅长交际。餐厅老板平时与小梁开玩笑没大没小,给人的感觉,二人关系密切;小刘只知闷头工作,和老板说话不多。但做结业评语时,小刘得到老板很高评价,对小梁的评价则属一般。
  在奥兰多,我们碰见几位在迪斯尼乐园实习的上海年轻人,讲了差不多同样的故事。美国人习惯于把工作与玩乐分开,把对人的评价与私人关系分开。想通过与老板套近乎获得赏识,在这方面,美国人真的很不开窍儿。
  通过比较,这些年轻人得出的结论是,美国人只要努力奋斗,就有成功的机会;中国人除了奋斗,还要会搞关系。游离于关系网之外的个人奋斗,在美国容易成功,在中国却困难重重。
  小刘说,在美国不能说没有种族歧视,但人们看到,黑人经过奋斗也能成功。奥巴马是许多人的偶像,有一个黑人,为了激励自己,取名叫奥巴马。一个中国人则玩起了中国式幽默,给自己起名字叫“奥巴牛”!
  都说中国是“关系社会”,这并非绝对坏事。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,是生意成功、职务晋升不可或缺的资本。关系网密切了人际关系,小的关系网相互连接,盘根错节、纵横交错,构成了更大的社会关系网,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等级、服从、纪律、秩序,提高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。
  短短二百多年历史,美国人还是太嫩了。与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相比,只是个大男孩儿。中国人圆通、老辣;美国人简单、直率。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上,美国也绝对是“简单的实用主义”,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,充当国际警察。奥巴马直言不讳地说,美国不能接受当老二。中国人含蓄,知道力不如人,就韬光养晦,美国人哪懂这个呢?
  可是,中国人对自己人,也把聪明劲儿用在了搞关系上,内耗不断。为了营建自己的关系网,勾心斗角,对上仰人鼻息、吹牛拍马,把孩子们一个个都培养成了爱富嫌贫、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儿。
  简单的美国人为什么能在高科技方面遥遥领先?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难以培育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臣服众人的大师?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  3、禁酒令、博彩业、色情业
  在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,我们与邻座一位华裔美国人聊天。谈起美国人的生活方式,他说:美国社会其实很保守,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很简单。这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,在硅谷一家高科技企业做技术和管理工作,属于所谓成功人士。按说,他的观点应该有一定代表性,却让我们大惑不解。
  我们这一代人,从小到大几十年受的教育,认为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,是极度两极分化;美国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,是极度腐朽堕落,灯红酒绿、纸醉金迷、糜烂透顶。事实真相如何呢?
  一次我们逛超市,买了很多食品,最后还想买瓶啤酒或葡萄酒,却怎么也找不到酒柜货架。问售货员,回答说这里不卖酒。后来才知道,在美国、加拿大,烟酒属于控制性商品,一般商店、超市不卖烟酒,只有在专卖店或酒吧才能买到。
  对于酒鬼烟民来说,美国加拿大真不是天堂。我们走过美国十六个州、加拿大四个省,发现许多地方禁酒、禁烟。不光买烟买酒的地点、年龄有严格限制,喝酒抽烟的地点、年龄也有严格限制。在饭店、餐馆吃饭,看不到有喝酒的人,也从未碰到过像北京三里屯那样的酒吧一条街。相比之下,酒吧比咖啡店少得多。
  奇怪的是,美国人18岁成年后可以买枪,我们在内华达州号称“世界第一小镇”的里诺,看过一个枪支专卖店,各式各样的枪械摆满柜台、成排挂在墙上,几个男子其中也有年轻人在那里选购。然而,美国人21岁之前却禁止饮酒。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就曾因岁数不到饮酒而惹上官司。
  博彩业在美国一些州不合法,在另一些州合法。我们参观过许多赌场,除了人们熟知的拉斯维加斯、大西洋城外,还有一些小城镇的赌场。在美国西南部高速公路沿线进出口附近,常有印第安人开的颇具规模的赌场。据我们观察,赌场管理严格,秩序良好。过往的卡车司机,常把这里当作歇脚的地方,顺便小赌一把。
  色情业也是如此。我们看过欧洲和北美的一些色情业场所,包括阿姆斯特丹红灯区、巴黎红磨房、拉斯维加斯赌场艳舞,尽管显得光怪陆离,但管理严格,局限在较小的地方。或许是中国人对“涉性”问题过敏,习惯于用放大镜观察,结果是,这些并非主流却极具诱惑性的场所及活动,在中国人眼里,往往被无限放大,以致人们认为那就是西方生活方式。
  其实,占人口84%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,才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主流。观察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,有两个最佳视角:一是周末、节假日的业余活动;二是居住地寓所日常的起居生活。
  据我们观察,与家人一起外出度假,参加户外活动特别是各类体育运动,是美国中产家庭的主要业余活动。
  美国有52个国家公园及国家保护区、国家娱乐区,还有不计其数的州立公园、保护区、娱乐区。区内有完善的户外活动和安全设施,可供人们露营、远足、爬山、骑车,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攀岩、滑雪、攀冰、热气球、滑翔伞,等等。
  我们游览了美国加拿大二十多个国家公园及其它乐园。每到周末或节假日,这些地方都人流大增,导致公园内或周边旅馆房价上涨。美国人出游,常常开房车去露营,或者去海边湖边的度假胜地玩私家游艇。迪斯尼乐园那样的地方,通常是全家老小齐出动。至少从表象上看,这些地方才是中产家庭的主要娱乐场所。
  美国城市的功能与郊区小镇不同,前者是工作区,后者是生活区。中产家庭居住的地方,大多在城市郊区或周边小城镇。每到周末节假日,市区成了空城,主要活动就转移到了郊区小镇。
  我们走过无数小城镇,发现美国小城镇的结构布局,千篇一律、大同小异:主街无非是超市、快餐店、咖啡馆、美容店、购物中心、mall、outlet、加油站之类;周边是环境优美的住宅区,独立民居小院常由绿地包围,但没有围墙或栅栏。
   由于是自驾游,我们经常投宿在小城镇汽车旅馆,这让我们有机会观察那里中产家庭的日常生活。小城镇的特点,可以用四个词概括:舒适、方便、安静、平淡。这里都是矮平房,没有高层建筑,也没有娱乐场所。小城镇居民睡得早、起得也早。通常晚上不过十点,已经家家灯火全无,寂静无声了。
  4、“美国没什么好玩儿的”
  在旧金山硅谷工作的那位华裔中年男子告诉我们,他们的日常生活很简单,白天紧张工作,下班开车回家,看一会儿书或电视,就早早洗漱睡了。第二天早早起床去上班,继续为自己和家人的前途打拼,所以小城镇很少有夜生活。
  美国最初是由清教徒建立的,清教精神作为美国的立国精神,提倡勤劳工作、节俭生活,认为这样才能增加上帝的荣耀。许多中产家庭恪守清教徒传统,提倡禁欲、节俭,敬畏上帝,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,约束了人们的行为。这或许是美国中产家庭生活方式简单的深层原因。
  加拿大也是如此。我们游览完贾斯珀国家公园,察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,发现一个叫乔治王子城的地方。浪漫的名字,让人想入非非,心想那一定是个古典、浪漫、充满欧洲中世纪风情、又有西部牛仔冒险精神的小镇。于是又向北驱车400多公里,来到乔治王子城,结果却令人失望。
  美国、加拿大的小镇,建筑风格简洁明快,注重功能性而弱化装饰性,虽然具有满足一方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功能,但情调千篇一律,远没有欧洲小镇那种让人无限遐想的文化内涵,更没有中国古镇历史久远的厚重感。倒是连锁经营的商店、便利店、餐馆,都有自己各具特色、艺术性很强的招牌、广告,显得摩登而又雅致,也算是小镇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吧。
  相形之下,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,夜生活要丰富得多、刺激得多。在纽约,我们参加了当地华人旅行社组织的“美东七日游”旅行团,团内有二位熟悉国内夜生活的游客,经过切身经验对比,感到反差很大,抱怨美国的夜生活太过平淡、太缺少刺激了:“美国其实没什么可好玩儿的”。
  在中国,夜生活之所以兴旺,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强大的商业功能。谈生意成功率最高的地方不是办公室,而是饭桌上。为了经营、维护关系网,应酬交际活动特别多。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桑拿、洗头、足浴、按摩,一条龙服务。黄、赌、毒,法律上明文禁止,事实上暗流汹涌、屡禁不绝。
  5、“纽约是半老徐娘,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
  从美国旅游回来,常有朋友问,美国有什么好玩的?这是个很好回答也很难回答的问题。为什么?
  从旅游的视角看,如果你是从一个偏僻的乡村到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,你会觉得那是天堂般的地方。记得在西藏旅游,一个藏民说,他到上海去玩儿,感觉到了人间天堂,灯红酒绿、花花世界,像生活在梦幻里一般;而北京、上海的驴友到了西藏,觉得那才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。
  同理,如果你是国内大城市的居民,到美国城市去观光,会觉得美国也不过如此,许多方面还不如中国。在纽约,一位当地华人旅行社的老板对我们说:“与上海相比,纽约是徐娘半老,而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。你去华尔街看一看,明显有一种感觉,在金融危机冲击下,不可一世的华尔街已显露些许疲态。美国人自己也不断写文章,说美国衰落,真的狼来了。
  对于在中国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说,美国的城市面貌,已不再有令人艳羡的新鲜感。如果排除文化和人种的差异,无非是高楼大厦、滚滚车流、霓虹灯闪烁的浮华世界。即使到了拉斯维加斯,也不过是多了些公开合法的赌博游戏。
  但是,美国真的衰落了吗?18岁的姑娘青春靓丽但尚显青涩,半老徐娘眼角初现鱼尾纹却风韵犹存。
  一家大型国企与美国一家跨国公司作技术交流,派许多工程师在休斯敦学习一年。我们与一位工程师聊天,说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吧?不料,这位工程师十分悲观,忧心忡忡地说,美国人的核心技术绝不让中国人接触,差距太大了,我们一百年也赶不上美国。
  美国人更具有忧患意识,未雨绸缪。当年日本经济泡沫吹的天大,美国人惊呼:日本人要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了!逼日元升值,结果日本经济跌入了二十多年的衰退。
  今天,中国人天天都在做崛起之梦,却不认真看看,如果从物质、制度、精神三个层面全面比较,我们与西方还有多大差距?我们能缩小差距并超越吗?
  有一位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在美国中文网上写了一篇博文,让人深受刺激。下面摘其一段,作为本文的结尾:
  苍蝇蚊子到底是从哪飞来的
 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,全体中国人都有一个深重的忧虑:国门一打开,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苍蝇蚊子飞进来了,怎么办?
  然而,在美国浮光掠影地走了几个地方,发现美国并没有那么多的苍蝇蚊子。
  到美国前,我最大的担心是我的英语如此之“破(POOR)”,一个人在东海岸游荡,障碍重重,会不会找不到路?会不会吃不上饭?会不会订不到旅馆?会不会被纽约地铁里的黑人抢劫,然后流落街头,再被同性恋者挟持去强迫吸食大麻之后再残忍地强奸?
  在美国呆了几天,这些担心烟消云散。我发现美国人不像一些中国人那样对熟人朋友像春天一样温暖,对陌生人像冬天一样冷漠。美国人对陌生人通常不设防,对任何人都随时准备主动展露微笑,道一声“HI”,并且随时准备帮助别人。
  抵达华盛顿的第一天我想去白宫看看,可是不知道怎么走。我拦住了一位匆匆行走的高大白人。
  他停下来,说了一大堆纯正而悦耳的英语,我百分之九十没听懂。我说,对不起,我英语很差,听不懂你说什么,我再问别人吧。
  他遗憾地耸耸肩,却不甘心,站到路旁,打开了身上的大包,掏出了一张地图。他在地图上比划了半天,我听明白他的意思是坐地铁最方便,不过要倒一站。
  看着我为难的样子,他收起地图,“FOLLOW ME”。他在前面匆匆地走,我在后面紧紧地跟。进了地铁站,他教我在售票机上买完了票,仍然不放心,干脆自己买了张地铁票,和我一起上了车。他说,他要去的地方,也大致顺路。
  在地铁里我们简单地聊了会天。他尽量用最简单的英语,说他没有去过中国,但是公司派他去过日本,他知道许多中国城市的名称,比如北京,上海,香港。
  下了地铁之后,他匆匆地带我出站,看起来他是有点着急。我告诉他不必出地铁站了,我到地面上再问别人。他却说没关系。
  到了街上,他详细告诉我走哪条街,确信我听明白了,才放下心来,匆匆大步离去。
  在美国呆了几天,发现美国“活雷锋”还真不少。有好几次,我在路边打开地图,都有人主动走上来微笑着问我:“我可以帮你吗”?
  另一个难忘的“活雷锋”出现在曼哈顿。那是去自然历史博物馆时,向一位老太太问路。老太太估计有八十岁了,满脸皱纹,佝偻着身子,颤微微地比划说,前走,再左拐,见到一座有特殊标志的大门,就到了。记住,门口有两块特别大的标牌。
  我道了谢,就迅速朝前走去。因为我知道有些美国人习惯帮人帮到底,如果我走得慢些,老太太说不定还要坚持带我去呢。这么大年龄了,行动不便,还是别麻烦人家了。
  前行了三百多米,左拐,路边有一个竖着天体模型的大门,嗯,就是这里了。我刚想进这个大门,身后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:“不是这里,还在前面。”我一回头,吓了一跳,原来老太太正倒着小步,一直努力在后面跟着我。她说这是天空博物馆,再往前走一段,那个有两块大标牌的,才是自然博物馆。“我估计你就会错走到这里,果然让我料到了。”老太太微笑着说,气喘吁吁。
  因为有了这些乐于助人的美国人,所以以我如此恶劣的英语,居然能横行东海岸。渐渐地,我有了一个感觉,美国并不险恶,特别是和中国相比。你不必像在国内旅游那样,时时提心吊胆。
  在华盛顿,我在郊外朋友家里住了几天,这个地方非常僻静,朋友说,他们上班时经常忘了锁门,因为这个小区几十年来还从来没有出过盗窃案。
  在美国,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成本也许比中国人要低,起码在日常生活中,他不必长那么多“心眼”,花那么多精力用于相互提防。我们国内大力号召的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和“八荣八耻”,原来都被美国人悄悄实践了。
  当然,在美国,也不是没有人不排队,也不是没有人随地吐痰,也不是没有坑蒙拐骗。然而,在我有限的美国旅行经验里,看到的上述现象,都是发生在唐人街。
  在美国期间,我去过三处唐人街。从其他街区进入唐人街,差别一目了然。走在唐人街,你会发现这里如同国内一个落后的县城一样脏乱差,污水横流,垃圾遍地。没有草坪,没有松鼠,也很少见到鸽子。
  只有在唐人街,行人面容冷漠,行色匆匆,视红灯如无物,惹得司机大声地揿喇叭。只有在唐人街,街边摆满了小摊,摊主一边剔牙一边大声吆喝。
  在唐人街的小吃店里吃饭,店主少找了一块钱。我一问,店主立刻面无表情地递过一块钱过来,倒是不用废话。在一家华人旅行社刚刚订好到大瀑布的旅游,回到旅馆,就被熟悉行情的华人老板告知,旅行社多收了你们三分之一的价钱。我们马上回去找,旅行社老板也和那位店主一样,不做解释,痛痛快快地把差价找给了我们。
  据说唐人街里的中国人,百分之八十是没有身份的偷渡客,其中以福建农民居多。替这些人办“身份”的华人律师,花招之多令美国政府防不胜防。几乎所有的证件都是伪造的,许多还是委托国内单位伪造的。很多人就用百分之百的假材料获得了绿卡,最后入籍。
  在唐人街拜访一位在这里居住多年的远房亲戚,他忧心忡忡地对我们说,从中国来的新移民给美国人的印象大都不佳。他们不但大笔地用现金买房,把房价炒到普通人无法负担,而且会在开车时任意抢道,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。
  他略有些夸张地说,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已经成为世界上的污染源,最起码他看到,中国的非法移民已经把美国社会风气带坏了。在其他地方规规矩矩的白人,到了唐人街,就学会了闯红灯。
  他说,如果他是美国总统,一定严格控制移民,特别是中国移民。他的话让我大笑不已。我说,看来苍蝇蚊子的起源及飞行方向,是一个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。
  
  
  
  
  
  
  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s://guooufashion.com/dreamy-mohair-yarn/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“纽约是徐娘半老,上海是18岁的姑娘”